今年欧洲五大联赛的夏季转会窗口与往年有何不同之处?
在9月2日凌晨,随着新版世俱杯的引入,各大联赛在6月初增设了为期10天的特别窗口,使得这个夏窗的持续时间较往年有所延长。尽管如此,这一变化并未对欧洲转会市场的整体格局造成显著影响。英超依然保持着其财大气粗的全球影响力,吸引了包括哲凯赖什、谢什客、西蒙斯等明星球员的加盟,进一步加剧了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。
水晶宫队球员休斯与利物浦队球员维尔茨在比赛中争顶,新华社发
这次夏窗,球员流动的同时也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点。通货膨胀使得曾经的“天价”转会变得司空见惯,俱乐部间的谈判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,为了在转会中获得更多利益,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,甚至出现“反悔”现象。
“反悔”现象屡见不鲜
正如棋类游戏中的“落子无悔大丈夫”,今年的转会市场上,越来越多的球员和球队在承诺之后又反悔,将自己推向了“真小人”的境地。7月初,诺丁汉森林原本同意将中场大将卖给热刺,但最后时刻,俱乐部老板马里纳基斯以违规接触球员为由取消了交易,双方为此争执不休。最终,怀特在行李打包后与森林续约,两家俱乐部结下了梁子。
切尔西队球员雅克松在比赛中进球后庆祝,新华社/路透
或许受到“怀特事件”的影响,之后的一个多月里,不少球员和俱乐部为了利益不惜牺牲声誉。哲凯赖什为了加盟阿森纳罢训,甚至不惜与女友分手;纽卡前锋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,与俱乐部高层和球迷彻底翻脸;切尔西本已同意将前锋雅克松租给拜仁,但在德拉普受伤后,俱乐部要求已经抵达慕尼黑的雅克松返回伦敦,导致雅克松关掉手机,提前前往塞内加尔国家队报到。
契约精神、归属感和忠诚等曾是球员球迷视为必要的特质,如今却逐渐消失。为了利益和冠军,球员和俱乐部甚至不惜牺牲名声,类似托蒂坚守罗马、索尔斯克亚甘愿为坐板凳的情况,如今几乎不可能再出现。名利和热钱等短期利益正成为欧洲足坛转会市场的主流,这让人不禁担忧联赛的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,管理者口中的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能否成为现实。
沙特联赛的“偃旗息鼓”
过去几年,欧洲的几家豪门在夏窗不仅要防范区域对手挖墙脚,还要警惕沙特联赛的大手笔引援。然而今年夏天,中东的土豪俱乐部似乎有些收敛,甚至没有对几位明星球员报价,显得颇为低调。
7月初,当利雅得胜利和利雅得新月分别从切尔西和曼联买入和特奥时,人们本以为沙特又要成为窗口的主角。然而,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,沙特联赛的存在感急剧下降,让人感到意外。连几位专攻转会多年的专家都奇怪:“这个时候,那些‘白头巾’在忙什么呢?”
事实上,在前几年的疯狂引援后,沙特联赛已经达到了通过引入球星提升影响力的目标。加上几家球会与本泽马、坎特等球员签订的合同尚未到期,并不急于寻找替代人选,因此今年选择了观望。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,表面上看起来不缺钱的沙特俱乐部,实际上财政状况并不乐观。自今年年初起,便不断传出沙特俱乐部拖欠球员和教练薪水的消息,利雅得青年人的主帅和球员甚至通过罢训来表达抗议。前几年疯狂的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显现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个夏窗,沙特联赛的几支队伍已经开始甩卖吉鲁、奥巴梅杨等当初引进的球员,这至少在短期内,沙特俱乐部很难再在转会市场上掀起波澜,或许能让不少求贤若渴的欧洲俱乐部松一口气。
来源:新民晚报 作者:陆玮鑫